The Hours

--

  這篇文章說實話也許該叫做「從《時時刻刻》(The Hours)淺談極簡主義(Minimalism)與Philip Glass」。不過其實說淺談也並不正確,畢竟很多資料是我查到之後改寫介紹罷了,其目的都只是我「一廂情願」地介紹我喜歡的作曲家和一些背景資料。

--

  大抵來說,這張電影原聲帶是我在《羊男的迷宮》(Pan's Labyrinth)之後,最為推薦的一張專輯(當然,必須排除那沒有出原聲帶但配樂極其好聽的幾部作品)。

  在還沒有看這部電影之前,我對極簡主義並不清楚,只曾在博客上推薦Ludovico這名我深深喜愛的音樂家;我對其以極簡單的音符構築旋律、連綿不斷的八分音符作為襯底的這種音樂風格,相當地讚嘆,並且深深地被其吸引。而在看完《時時刻刻》(The Hours)之後,我相信此後我將深陷極簡主義的音樂風格而無法自拔。

  所謂極簡主義(Minimalism),原出於60年代美國紐約於繪畫、雕塑等視覺藝術上的運動,強調形式的客觀和單純性,並將作者的情感排於作品之外。而在音樂上,被定位為極簡主義風格的作品則有著以簡單音符、固定且穩定節奏持續反覆的特色,並在反覆過程中添入新的元素呈現新的風貌。極簡主義的的音樂不易感覺到在音樂流轉時同時流逝的時間;這類曲子彷彿沒有變化,但實際上卻早已逐步地離開起始點,而因此有著單純、簡潔的美感。*1

  Philip Glass,儘管其並不承認,但其作品早已被譽為奠定極簡主義風格的四大家(另外三者分別為蒙楊(La Monte Young),泰瑞˙萊利(Terry Riley),史蒂夫˙萊希(Steve Reich))之一。其作品豐富,涵蓋管絃樂作品、歌劇、電影配樂等領域。而對一般大眾來說,最容易接觸到其作品的管道便是電影,諸如秘窗(Secret Window)、魔幻至尊(The Illusionist)、以及近年來較為人所熟知的醜聞筆記(Notes on a Scandal)都是他的作品。

  在其歷年所參與的電影作品中,最為人所熟知的電影便是《時時刻刻》。這部電影上映後轟動一時,獲得各大影展多項提名,飾演維吉妮亞˙沃爾夫的妮可˙基曼更因此片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獎項。此外,這部電影亦造成原著小說熱賣、維吉妮亞˙沃爾夫的熱潮頓時興起的現象。這部電影除去演技精湛、改編劇本優良等優點以外,在我觀來,Philip Glass為此部電影所撰寫的配樂可謂功不可沒。

  音樂與畫面的協調一向是我評判電影配樂的要素,而這點在電影《時時刻刻》表現的可圈可點:電影的氣氛在配樂的烘托下,展現了更強烈的張力,焦躁、不安、失控、崩潰...種種情緒在配樂中一覽無遺。若說眼神與顏面的失焦給我們一種靜止而深沈的猜想,那配樂的輪旋與緊繃便頓時替我們拉開了黑暗的帷幕;我們彷彿看到了角色的內心在陰鬱的原野上狂奔,-漫無止盡、失去方向、頹喪且無力。因此,即便抽去了畫面,在單純聆聽這張專輯時,我們還是能感受到那樣的脆弱感在音樂中展開,傳遞出深層的痛苦與絕望。

  是故,對於這張專輯,我以為其為我所聆聽過的配樂中最為絕望的一頁:幾乎沒有喜悅,那樣地深沈且焦慮不安,貼切、準確地傳達出維吉妮亞沃爾夫《戴洛維夫人》這部作品中那樣的情感*2,並巧妙地融入在電影裡面。

 

 

*1 這段資料多改寫自Maldoror所寫「La Monte Young -The Well-Tuned Piano》」一篇中介紹Minimalism之段落。

*2 不說傳達出由麥可˙康寧漢(Michael Cunningham)所寫的電影原著,是因其作品亦是inspired by維吉妮亞沃爾夫的《戴洛維夫人》,而寫出一種仿若維吉妮亞˙沃爾夫體察日常生活細節,將生命濃縮於一日的風格的作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mp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