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方讀完董橋的《從前》,不禁有些感傷。
  實而言之,自身與董橋作品的結識,算是意外,概因徐國能先生在作品中不時提到其大名,基於一種愛屋及烏的心態,便在一次購書的過程中,信手在諸多簡介中挑了兩本有興趣的作品。時值升大一的暑假末期,帶著董橋近作《記憶的腳註》,便在通往迎新宿營的路上讀了起來。也許是那一顆躍動的心在作祟,在旅途的過程中,始終覺得文字不對胃口,於是回來之後,便將之擱置一旁,再也未曾翻閱,而全有全無的心態,使得一併購入的《從前》一書,也遭到塵封。
  直至近日,此書才重見天日。數日前方交出文學獎的稿件,卻不知何故地感到天時地利人和皆不順己意,惶惶度日之中無所適從,既無心於學業,也不願遁入遊戲或電影來麻痺自己,一時間竟只能終日呆坐於書桌前,或輾轉於床榻上。偶然,一日清晨間醒來,瞥見在眾多書冊之後,那薄薄的一本小書。彷彿是受到感召一般,就這樣從書架上將其抽出,細細地讀了起來。
  一如書背簡介所寫,董橋在這本書中確實是「懷舊憶往,情深筆淡」。三十篇文章,每篇不過寥寥數頁,卻往往在讀完後深受撼動,一股悵然之情油然而生。舊時代那樣的風情雖散去了,但留下在記憶中的片刻,卻往往動人,即便後輩如我,亦能有所領會。董橋自己在〈流言〉一篇中說道,「真正讓生命豐美的,往往竟是遺忘了的前塵影事。那是潛藏在心田深處的老根,忘了澆水也不會乾枯。」而這段話,大抵可以作為這本書令我感動至深的原因吧。我們回首過往,能夠記住的事情太少,往往只在某些時刻,經由一些影像、氣味的感召下,才能想起過去的那曾經燦爛的片段。而這本書雖然寫的儘是董橋自身的故事,但也許或多或少,都刺激了我回想自身的曾經吧。
  
後記:
  書讀至一半,其實多少能夠理解當初為什麼不能進入《記憶的腳註》的文字之中。說倒底,其實多少是因為董橋自身舊派遺老的身份吧。新時代的人被電腦綑綁住,不再親自用手筆創作,不再魚雁往返,對於國粹中的書法、繪畫,也少有接觸。所以我們難以理解在那樣的年代,人跟人之間因字畫、摺扇、石印而結識的情感,也不能明白那對我們已然陌生、遙遠的歲月裡,究竟有什麼事情稱的上是重要,需要明白的。所以《腳註》一書,也許是董橋送給那些還在盡力燃燒的蠟炬的一份禮物,而非我們這些毛頭小子能承受的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mp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