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得到電影院去看的院線片。這部電影的中文名稱很有意思。英文片名其實是《Boy A》,A,按照官方說法的話,是anonymous,講得是一個出獄之後的少年,隱姓埋名,企圖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,卻被挖出往事,從而由原本逐漸走向美好,頓而失去一切的短暫人生。或者,反過來看,把A放到boy前面,把電影理解成一個男孩(a boy)的故事,然後從而由特殊的單一故事,去拓展到普遍性的世界,以理解電影裡面,暗示群眾力量如何毀滅一個人的希望的事情,總是不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上演的局面。
  這大概是為什麼中文電影名叫做《心靈鐵窗》的原因,在這裡,所謂的窗,指得即是枷鎖的意象。它討論的是關於那些曾經犯下的過錯,我們要背負著這些記憶多久、付出多少,才能夠被原諒。電影的預告片一直重複撥著一句話,它問:「重生需要多少代價?」表面上看起來像是站在故事主人翁的角度在發問,但是實際上,他其實是面對著整個社會,在進行批判。那些所謂的鐵窗、枷鎖,對那些有心改過的人而言,其實一直是存在的;他們給自己的心靈上了牢籠,無時不刻地提醒自己不要再走向過去的道路。他們努力地付出,做出我們所認同的好人好事,但往往深知這對於自己的過往其實多多少少只能是一種贖罪。社會大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肯定他們、讚美他們,然而在知道真相之後,卻往往不願意給予這些人任何機會。「他有前科啊!誰知道是不是真心的?會不會再犯?」這類型的問題往往是我們最常見到的無形指責,而這樣的懷疑與否定,卻才真正的傷害了這些努力改過的人的心靈。
  電影裡面有一幕令人為之動容:當Jake的身份被揭穿的時候,他窩在他那棲身的公寓裡,哪裡都不能去,因為一踏出家門,所有包圍住宅的記者會蜂擁而至,所有批評跟憤怒就會如浪濤般襲來。他想向他摯愛的導師求助,但不論再試幾次,電話總是無人回應。他只能待在家裡,縮瑟的身子依在牆角的陰暗之處,任淚水和心靈在恐懼中不斷崩潰。他那已經沙啞的聲音,一次又一次地喊著:「我已經不是那個男孩了,我已經不是那個男孩了……」但回應他的,只有空盪的家屋以及從天窗射入的陰冷光線。
  希望已然幻滅,曾經擁有過的短暫幸福,在一眨眼之間,全部失蹤。
  這便是真正的鐵窗,一個強大而破壞力十足的枷鎖。我們在電影院裡花了許多時間,看著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如何在未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的情況下,誤入歧途;又花了大半時間,看他如何在出獄後改過自新,努力地實踐自我。社會並不是沒有看到他所做的努力,只是我們在看到一切的時候,不自覺得將他們放到等量的天平上,以一種一次性的方式,在審查這之間的權衡得失。影片的預告片問了一句話,「who dicide the second chance?」這個問題,其實我們都清楚決定的人應該是自己,但是,關於事實的真相是,那些非我以外的大眾,才真正操弄了他們的生死。
  鐵窗,來自外在的,陰冷,殘酷,而且毫不留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mp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