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誰的草莓

  一則新聞是這麼說的。
  一個經商失敗並與妻子簽字離婚的父親,為了報復妻子,先對三名子女強灌安眠藥,再狠心地用棉被將三人悶死,隨後割腕、上吊,結束生命。
  另一則新聞是這麼寫的。
  台北大學一名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女學生留遺書跳樓尋短。
  試問,誰比較軟弱?
  很多五、六年級的人批評七年級生是草莓族,言下之意,這一代的年輕人缺乏對於困境、挫折的忍耐力;但是,事實真如他們所說的嗎?我不以為然。隨手翻開報紙,經商失敗而燒炭自殺的不在少數;打開電視,為家庭失和而走上絕路的更不在話下。難道,跟我們七年級生比較起來,多走了十多年路的他們,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便是痛苦,而我們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就不是痛苦?
  也許有人會質疑,七年級生所不能忍受的苦是「小苦」,而這些社會人士所不能忍受的苦是為「大苦」,兩者怎可相提並論?然而,若我們看的仔細一點,與另一半的離異不也是為情所困?事業上的失敗不也是一種人生上的挫折?這又何嘗異於我們所勘不破的情關與學業路上的壓力荊棘呢?此外,以十年風雨經驗為傲的他們,倘若自身都無法在這困頓失意的路上,長出傲霜之枝,又怎能企望這群甫凝煉成的草莓,便能擁有外強中乾的心靈(更遑論這樣虛假的表面又能有多久的支持力)?
  我冀望,終有一天每個世代的人都會發現,自己,曾經是草莓園中那落寞的一群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mpm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